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冷僻词汇断定职业】
发表时间:2016/8/10 10:52:03 来源: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作者:欧阳国亮 浏览量:1322
2004年湖北宜昌,一家超市老板慌忙报警,称收到一封勒索信,有人在其超市里投毒。信中内容,寥寥数行。“30分钟前,我们已在贵超市施毒。一个小时内,请存两万元到某某账户。说实话,你们的攻击目标很多,比如泡菜、冰台……”与能迅速划定疑犯范围的案件相比,本案投毒者的流动性太大,案情陷入了僵局。
犯罪分子冒如此大的风险投毒,仅勒索2万元说明了什么?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高级工程师方邡断定,犯罪嫌疑人应该属于底层人士,或者刚参加工作,而且年龄很轻。但根据这些内容找人,仍然如大海捞针。冰台是什么?方邡心里咯噔了一下。这是一种超市里为了降温,摆放海鲜和蔬菜的台子,这么专业的叫法,犯罪嫌疑人都知道,他极有可能是在超市里工作的人。很快,一位大专以下文化,24岁左右,在另外一家超市里工作的小伙子浮出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