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鉴动态
第七届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标准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第七届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标准建设研讨会,于2023年10月15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科学证据与鉴定意见的解释”,会议分为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标准化战略与理论研讨、法庭科学/司法鉴定专业领域标准应用与实践研讨上下午场,采取线上、线下实时直播的方式同步进行。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李秀云、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马燕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旭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安、检察、法院、高校、司法鉴定、卫生、保险、律师等其他企事业单位共计2762人(线下132人,线上2630人)实名参会。本届研讨会是一场专业化与多元化深入交流的视听盛宴,气氛热烈,再次获得了参会人员的广泛赞誉和良好反响。
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副秘书长花锋、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原院长/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机构负责人侯一平、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员副总队长刘力、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会长杨春松主持会议。
会议大咖云集精英荟萃,邀请了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中心主任刘喆,司法部公服局司法鉴定管理处处长张效礼,最高法院行装局司法辅助工作办公室主任江澜,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教授张保生,公安部鉴定中心标准规划处副处长张宁,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王立梅,济宁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副校长崔文,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科教处/标准化处副处长何晓丹,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教授王旭,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李成涛,北京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主任陈庆,南方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院长朱波峰,公安部鉴定中心标准规范处翟晚枫,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曹洪林,杭州市司法鉴定协会会长胡祖平,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张洺睿,杭州律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丁庆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助理教授徐嘉烨等学术界和鉴定行业顶尖专家学者分别就《技术性证据审查与证据分析》《中国司法鉴定规范化建设与展望》《法庭科学标准的定位与适用》《论证据分析中的法庭科学标准问题》《面向数字时代的法庭科学标准建设国际动态》《数字时代法庭科学技术标准的问题与思考》《鉴定机构获取技术标准的途径问题及对策》《司法鉴定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美国PCAST报告—刑事司法中的法庭科学:确保特征比对方法的科学有效性的启示》《法庭科学DNA鉴定标准问题的国际理念与中国现状》《中国法医病理学<死亡原因鉴定GA标准>解读与实操》《司法鉴定机构标准化建设与科学研究》《法庭科学技术方法标准质量评估研究》《欧盟ENFSI语音同一性鉴定标准的启示与借鉴》《社会鉴定机构鉴定标准的选择与现状概述》《法庭科学标准层级化理论研究与启示》《产品质量鉴定标准建设的现状与构想》《法庭科学统计学辅助证据评价与分析——概率表述体系与贝叶斯推理》等内容围绕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标准化的战略与理论研究、应用与实践,展开深入交流与分享。
杭州市司法鉴定协会会长,文检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浙江省汉博鉴定科学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浙江汉博司法鉴定中心首席专家顾问胡祖平应邀参加本次研讨会并做大会主题发言。司法鉴定标准体系是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对于加强标准与科技创新、鉴定实践、教育培训以及能力验证等工作的协同发展、发挥标准的规范和引领作用,统筹推进司法鉴定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