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鉴网官方网站!

行业信息

防控办案两不误 法院“复工”解纠纷

发表时间:2020/4/2 14:20:19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作者:  浏览量:572

  3月23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场所重新有序开放,当天接待当事人96人次,民事、执行立案43件。这是疫情防控以来该院收案量最多的一天。“我们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为恢复正常办案做好准备。”高淳法院副院长傅明告诉记者,这几天收案量还在持续增长。

  当前,如高淳法院这般抓紧复工加速办案的法院正越来越多。

  疫情对法院办案产生多大影响?随着疫情形势好转,法院收案量是否会爆发式增长?司法如何应对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采访江苏、福建、河南、陕西、云南等地基层法院了解到,疫情期间,各地法院在强化防控的同时,积极探索“云办案”,并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相继开放诉讼服务场所,深化繁简分流、多元解纷等改革,提升办案质效,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回应社会关切。

  疫情影响法院办案进程 

  2月27日,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代红英在雨中参加了社区防控值守工作后,又回到审判岗位组织了一次线上庭审。

  这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公告期已届满,如不能按期开庭,可能导致再次公告,增加当事人诉讼成本。鉴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法官经与当事人电话、微信沟通后,通过陕西法院微庭审平台对该案进行了审理。

  “在全面复工之前,我院充分运用现有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处理案件,通过网上立案、邮寄立案、电话预约立案等方式受理案件,运用远程视频、组建微信群、在线微庭审等方式审理案件,尽最大可能降低疫情对工作带来的影响。”新城区法院院长姚建军说。

  据了解,“云办案”是疫情暴发后很多法院采取的重要办案方式,充分保障了疫情期间人民群众的诉讼需求,司法不缺位、公正不迟到,实现了防控办案两不误。

  据最高人民法院数据统计,从1月疫情开始至3月18日,全国各级法院新收一审民商事案件212万件,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89.8万件。

  纵是如此,疫情对法院办案进度仍产生了重大影响。上述数据与2019年一季度全国法院新收案件760.9万件、各省份法院审结民事一审案件228.2万件等数据相比,有明显差距。

  记者采访的多家基层法院亦是如此,今年春节后(2月3日)至今受理和审结的案件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2月3日至3月24日,西安新城区法院受理案件1518件、审结688件,分别较去年同期(有春节假期、工作日少一周)减少1126件和423件,同比下降42.6%和38.1%。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法院2月3日至3月27日间,受理案件减少1130件,同比下降72.86%;审执结减少1322件,同比下降81.45%。高淳法院2月3日至3月25日间,受理案件、办结案件同比分别减少71.99%、70.89%。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刘云顺介绍说,官渡法院2月3日便开始有序复工,在做好来访人员体温监测和全院无死角消毒的基础上有序接待来访群众。2月3日至3月25日,官渡法院受理案件8238件,结案2114件,同比分别减少1126件和112件。

  深化改革提升办案质效 

  司法公正不能等。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疫情好转,各地法院在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相继开放或有序开放诉讼服务大厅,借助信息化手段,深化司法改革,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办案进程,及时化解纠纷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前不久,登封法院在线上以普通程序独任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按照以往通常做法,此案需要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登封法院积极探索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对于法律关系适用明确,经过公告等一定期限后即容易查明的普通程序案件,由法官一人独任审判。

  此案仅用时18分钟便完成线上庭审。

  登封法院院长郭晓堃告诉记者,为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登封法院积极推进“优化司法确认程序”“完善小额诉讼程序”“完善简易程序规则”“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等改革,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同时加大“云办案”力度,确保疫情期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减损。

  3月11日,郭晓堃还亲自上阵在线审理了2起案件,通过带头办案,带动全院干警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2周后,登封法院有序恢复立案和诉讼服务工作。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于3月9日恢复开放诉讼服务中心。同时,作为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试点法院,集美法院全面启动改革提升司法效能。

  集美法院院长刘辉煌举例说,近日,集美法院受理了一批教育服务合同纠纷,法院积极探索线上异步审理,让当事人以不同时、不同步、不同地的方式参与庭前程序。“法官通过异步质证先行了解各方质证意见,准确提炼争议焦点,然后根据情况差异对系列案件进行分类审理,平均节省庭审约1.5小时,极大地提高了庭审效率。”

  30分钟完成37起案件的庭审,这在原来不可想象的事,在深化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的背景下,已成为现实。

  官渡法院积极探索要素式审判,以类型化、专业化速裁模式改革为基础,科学提炼类案办理要素,完善庭前会议制度,简化庭审程序和裁判文书,全面提升办案质效。3月12日,该院速裁法庭在线开庭审理37起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系列案,10点18分宣布开庭,10点47分便完成庭审。

  积极应对及时化解纠纷 

  疫情防控后期和疫情后法院收案量会不会爆发式增长?积压的案件如何快速消化?这是当下很多基层法院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实践中,各地法院积极做好应对之策。

  姚建军告诉记者,目前,新城法院因疫情导致扣除审限的案件有600余件,因疫情中止审理的案件有60余件(刑事案件);此外,随着疫情好转和全面复工复产,收案数存在快速增长的情况。

  “疫情结束后原常规案件会恢复乃至进一步增长,审执办案压力也会随即增加。”姚建军说,为此,新城法院将进一步加大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出台配套举措,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高效、便捷的解纷需求。

  今年3月,登封法院第一周收案42件,第二周收案95件,第三周收案165件,增长速度非常明显。

  “疫情结束后常规案件将与涉疫情诉讼高峰叠加,我们需要应对好这个‘冲击波’。”郭晓堃说,登封法院的方案是:发挥“封调禹顺”功效,加大诉前化解力度;加大信息化与诉讼服务的融入,推行网上办案,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诉讼服务;加强审判质效监督,确保案件质量。

  推进多元解纷机制,是受访法院的共同选择。

  刘云顺介绍说,官渡法院除延续现有的“十位一体”调解组织工作模式外,在预估今年涉金融案件及房地产买卖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等案件会大幅上升的前提下,将邀请银行、地产公司、住建部门的人员作为特邀调解员,尝试设立常驻的金融案件调解组织或房地产案件调解组织。

  傅明说,高淳法院将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与审执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聚焦智慧诉服,以“无讼村(社区)”凝聚合力,通过“法官进网格”精准下沉司法资源,打造“24小时不打烊”法院,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在最基层。

  扛起责任、经受考验。多位受访者表态称,将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切实抓好审判执行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助力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